网站首页 > 实习报告> 文章内容

花期有约 中国文人借花言情的传统 北晚新视觉

※发布时间:2018-3-18 13:52:30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“花”字没有甲骨文,《说文》解释为“教行也”,所以应该是从“化”字演变而来。《汉书·张衡传》中说:“百卉含蘤”。后有注:“蘤,古花字也。经传皆以华为之。” “花”和“华”至今在篆书中不分。《说文》解释“华”字言:“荣也,从艹从。”二字繁体都写作“华”。简化之后,原本可以看到的枝繁叶茂形象,没有了。

  如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花,如久负盛名的荷兰郁金香,日本则被称为樱花之国。每个城市都有市花。空气中常常弥漫着桂花的清香,这是杭州秋天特有的味道。想当年,武则天曾经洛阳牡丹低头,最终没有。

  自汉代始,妇女儿童已经开始佩戴鲜花作为装饰,可是在宋代,簪花却是文人士大夫最喜爱的装扮之一。根据史载,宋徽每次出游回宫,都是“御裹小帽,簪花,乘马”,从驾的臣僚仪卫,也都赐花配戴。古龙小说《绝代双骄》中孪生兄弟之一名叫“花无缺”,姓花的男人,也是花一样的男人,没有任何瑕疵,完美无缺。

  古时有“花王掌管生育”之说,带着生育繁衍的色彩。从借花献佛、拈花微笑可以看出花与佛有缘。花在中是洁净的象征,比喻心灵的涤荡,特别是,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”。不独于此,代表人物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,赞扬了“出污泥而不染”的高贵品质,亭亭玉立却质朴无华。玫瑰、百合、马蹄莲、梅花,不同的花,各有寓意。既有一心向着日光的太阳花,也有在晚间怒放的夜来香。

  自古以来,中国文人就有对于各种花加以咏叹的情结,构建了借花言情的传统,最典型的像“人淡如菊”。宋代林逋有“梅妻鹤子”的雅号,留下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的千古名句。元代王冕以画梅花名世。画梅花极难,“丹青难写是”。梅花没有过多的颜色,主要靠枝干的勾勒,没有极强的写生和构图能力,是画不好的。另一方面,梅花关乎文人风骨和,因为梅花是士人画,需要士气。汪士慎是“扬州八怪”中的画梅高手,因为饮茶过度,造成双目失明,就像巴尔扎克喝咖啡太多,死后发现骨质都变成了黑色。凡事过度了都不好。汪士慎毕生一贫如洗,54岁左眼病盲,遂以单眼画梅。67岁双目失明,仍然画梅乞米。以梅言志,坚守风骨。

  现实世界的花,总会存在花期。很多花的花期非常短,迅速凋零,庾信曾有句:“草无忘忧之意,花无长乐。”昙花开花更是难得一见,所以有“昙花一现”的成语。张学友有一首歌,名字就叫“我等到花儿也谢了”。哪怕最美丽的花也会香消玉殒,“零落黄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”人应该都有一种平常心,“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。”

  2015年8月27日讯,一年一度的中日名家书法展如约而至。 2015年8月,由晚报与日本白扇书道会联合举办的“中日名家书法展”,在日本东京千叶美术馆隆重开幕。共展出中日双方书法家包括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汉隶、魏碑、唐楷、行草等不同书体风

  2015年8月27日讯,《衡方碑》是汉碑中方正拙厚一的代表作,与《张迁碑》和《鲜于璜碑》同属一,相比此二碑,在用笔上已有圆转特征,多了流美意趣。强烈地表现了汉代浑然朴实的时代特征,也凸显了汉碑重气势、讲古拙的基本风貌。雍容阔绰,威武雄壮

  

关键词:言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