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学习心得> 文章内容

豆瓣96高分!10集满满都是泪点这部让人不敢看第2遍的纪录片现强势登陆海外

※发布时间:2017-8-18 0:18:40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2016年,一部关注中国医患关系的纪录片——《世》,在中国首播后,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,并获得了豆瓣9.6的高分!

  如今,这部和传统套不同的医疗类纪录片,即将登陆美国中文电视,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分别在中英文频道。英文版更是第一次面世!

  没有妙手回春的医疗奇迹,10集《世》纪录片反而是侧重了,尽力后也为力的真实场面、世态。

  医学存在太多无法预计的变数,面对死亡时,医生也会同普通人一样挣扎和无力,工作中他们泥泞劳累,还要面对病人和家属的失望、不甘、悲愤,却依旧奔赴在最前线,用百分百的努力,换一个未知的结果。

  《世》从以来,全网点击量超千万,它用医院里人事中的种种“不完美”和直戳的真实,掀起一次次的“现象级”观影潮。

  而且纪录片本身没有脚本,没有预设对象,什么是什么,所有故事都是经过摄制组700多个日日夜夜蹲守出来的。

  不少人干活热情有余,但缺乏冷静踏实,急于求成,想做“爆款”,但越是如此,就越难以成事,也会因为太过焦灼,而捕捉不到那些耐心细致状态下才有的细节。

  能长期专注在一件事上,不追求短平快,不把霸屏、上热搜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,只是老老实实记录,真真诚诚表达,难能可贵。

  《世》摄制组这种一以贯之的,精益求精、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行动,才是当下最稀少和最珍贵的品质。

  2016年7月4日到10日,瑞金医院仅内分泌科4间诊室就接诊3692人,相当于平均每个诊室每天要接诊131人,每个诊室上午和下午都只有一位医生。

  当我们在医院面对这样的情况时,别忘了,医患之间本不该是对立紧张的,甚至两者应该是利益共同体,我们应更多探究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,不能单单给医生来承担。

  第一集“救命”里,一开始,就讲述了两个年轻病人“不治”的案例——32岁的急性心衰病人和24岁的海鲜中毒病人。

  其中24岁的那个病人,由于胃部大出血,医生们轮流用体温加热血液,最后血液供给量超标了,主任医生在打电话申请的时候,还在叹息:“24岁啊,24岁啊。”

  人们的传统观念里,人要完整离开,但一名医生指出,不管是直接埋葬火化还是捐出脏器再埋葬,到最后哪有完整的呢?

  纪录片中两个小孩王天奇、范昱泽,一个5岁、一个4岁,在他们原本应该最快乐的年纪,却遭受着病痛的。

  病情的复杂,和手术风险的不可预测,给家长带来了一张又一张知情同意书,医生需要不断努力去解释知情书上的一个个可能出现的,而王天奇母亲却理解成推卸责任。

  朱帮红是红房子医院高危产妇病房里最危重的产妇,由于羊水过少,她和孩子在手术面临着。

  手术室外的老公也紧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间,在这里等候的每一分、每一秒,都显得无比的漫长。生产时的惊心动魄,最终迎来了有惊无险的结局。

 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建成的心导管室,世界顶尖的心导管专家云集于此,他们将要共同面对的是,心脏内科领域最难的两台手术。

  26岁的,在结婚半年后,怀上了孩子。可欣喜之外,患上胰腺癌的却是迷茫、慌张、。

  从2014年冬天开始,摄制组跑遍了上海的各个医院,拍摄,记录,两年时间,他们将医院那些最真实的故事搬上了荧屏。

  从前,我们面对医疗上的失败,似乎习惯了避而不谈,因为失败的最后似乎总会夹杂着医患双方的矛盾、纠纷,甚至是冲突。

  殊不知,就算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,医生所履行的职责也不过是尽人事,许多复杂的情况还需听。

  这种心态虽难,但却是每一个人应该努力的方向。面对、面对救援、面对失败,理解至上,我们期待更多信任。

  推荐: